(资料图)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9日(记者关馨通讯员肖静)3月28日,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,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,马黎汉当选为会长。
马黎汉当选为会长。
长江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,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成立于2016年6月,是武汉市民政局审核批准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,也是全国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先行评价试点城市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成立各区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13家,全市非公医疗机构3600余家,成为全市医疗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近年来,在市、区协会的积极努力和动员下,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、武汉普仁医院、武汉市汉阳医院、武汉亚心总医院、泰康同济(武汉)医院、艾格眼科医院、武汉第一口腔医院、普瑞眼科医院等100余家武汉地区非公立医疗机构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《全国社会办医阳光平台》上在线签约。2016年,协会联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展武汉“老百姓心目中的民营医疗机构好门诊部、好诊所、好医生”评选活动,广泛传递武汉民营医疗正能量,树立民营医疗机构好形象。
2016年12月,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承接“中国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信用与能力评价标准与办法”课题研究,经专家组验收评价,该课题填补了我国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与能力评价标准的空白,评定成为国家行业团体评价标准,真正实现“武汉版本、全国使用”。
大会现场。
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创始人、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,武汉市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成立时间虽不长,但勇担社会责任,全力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,在制定国家行业标准、开展行业评价、医学教育、学术科研,为会员单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都表现突出。
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马黎汉表示,将持续引导社会办医领域正确理解相关政策,增强信心,轻装上阵,大胆发展,实现社会办医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、将持续推进行业自律,加強依法依规,将第二届“三好”评选活动与基层信用与能力国家行业标准有机结合,不断提升协会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,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步上新台阶。
【编辑:余丽娜】
标签: